国产在线国语对白,亚洲日本97视频在线,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,亚洲天堂在线免费观看

  1. <td id="rl1of"><tbody id="rl1of"><listing id="rl1of"></listing></tbody></td>
      2025年09月14日
      國際刊號:ISSN1004-3799 國內(nèi)刊號:CN14-1155/G2 郵發(fā)代號:22-101

      范在晉:父親和他的帆布包

      2025-09-02 17:03:52 來源:記者觀察網(wǎng)

      我的父親范克義,是上世紀(jì)六十年代投身公安工作的老一輩民警。他在我童年記憶中刻下最動人的警察形象,就是警察標(biāo)識“三點紅”——紅領(lǐng)章加上紅色的帽徽,雖然樣式簡樸,卻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莊嚴(yán)與信任。那身警服,不僅是一種職業(yè)的象征,更是一個時代的印記。在物質(zhì)匱乏的年代,這一身警服承載的是責(zé)任,是信任,是老百姓在危難之時最先想到的依靠。

      而他手中那只帆布包,則是我理解他、乃至理解公安工作的起點。那只包印著南京大橋圖案,外觀樸素,甚至有些陳舊,但它伴隨父親走過了無數(shù)個村莊,見證了無數(shù)個日夜。它不僅僅是一個工具,更是一位沉默的戰(zhàn)友,記錄著父親職業(yè)生涯中的點點滴滴。

      在父親那個年代,公安局還沒有派出所,民警交通靠走、通訊靠吼。一頓飯經(jīng)常分兩次吃,一夜安睡可能被一聲“有事了”打斷,父親提起包說走就走。那只包裝著低腰雨鞋、雨衣、手電、筆記本和母親做的干餅,我曾好奇追問,他一件件耐心解釋:“下鄉(xiāng)不是坐辦公室,是真正走進(jìn)田埂土炕、風(fēng)雨深夜。我的包里東西齊全,餓有干糧,冷有衣裳,雨有雨具,黑有手電。老百姓在哪,公安工作就要做到哪?!?/span>

      圖片21

      多年后,我終于換上警服,在三十多年從警歲月里,經(jīng)歷了警服換裝,裝備升級,通訊瞬間可達(dá),公路通村入戶,但父親那只帆布包所承載的精神,從未褪色。為了抓捕嫌犯,我曾蹲守至深夜,凍得瑟瑟發(fā)抖,也曾為一條線索跋涉奔波,餓得饑腸轆轆。每當(dāng)這時,我就會想起父親的不易,想起他那一代人在物資匱乏、條件艱苦的年代,如何用雙腳丈出民情,用紙筆記下民心。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,讓我深深感受到公安精神的傳承:那只帆布包裝載的從來不是物品,而是一個時代公安民警全部的忠誠與擔(dān)當(dāng),它是不怕犧牲、忠誠奉獻(xiàn),是艱苦奮斗、一心為民。是父親那一代人的“帆布包”,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“警用八件套”;是過去的“手寫筆記”,也是如今的“執(zhí)法記錄儀”。形式在變,初心未改;時代在進(jìn),精神永傳。

      今年,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80周年,我們回顧“烽火歲月”,為的是“銘記歷史”,最終要實現(xiàn)的是“精神傳承”。作為公安前輩的子女,我從中讀懂了責(zé)任的重量,也看清了前行的方向。我從父親手中接過的,不只是一只帆布包,更是一種跨越八十載的精神接力。它讓我堅信:警察的真正榮耀,在于心中始終裝著人民。這種信念,支撐著我度過了一個個難熬的夜晚,完成了一次次危險的任務(wù)。每當(dāng)疲憊的時候,我總會想起父親和他的包,想起那個物質(zhì)匱乏但精神富足的年代,從而獲得繼續(xù)前行的力量。

      (口述 范在晉 整理 通訊員趙宇昊)

      【責(zé)任編輯:田文璐】